台北翻譯公司語言翻譯公司鳳凰網:鞭策漢藏釋教交換互鑑第四屆國際佛學論壇在京舉辦 http://fo.ifeng.com/a/20141101/40854114_0.shtml 鳳凰網釋教北京訊:2014年11月1日至2日,第四屆國際梵學論壇“菩提心思惟與實踐 ”暨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出版發布會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翻譯論壇揭橥論文36 篇,來自國表裏的專家學者、高僧盛德與社會賢達共180餘人出席了會議。論壇環繞梵學 系統中的焦點概念“菩提心”,從菩提心的概念、意涵、菩提心經典研究、菩提心在佛教 史上的地位、菩提心的修習實踐及現價值值等多個方面,對菩提心思惟與實踐進行了周全 、深切、系統的探討。 釋教認為,菩提心是釋教的焦點概念之一,是眾生成佛的精力根蒂根基。黑龍江靜波法師 、台灣修禪法師、南京農業大學王建光傳授、瀋陽北塔法輪寺的土登曲扎、雲丹、巴丹等 人的論文,對於菩提心的概念、意涵、構造進行了嚴謹的解析,從深層次義理層面鞭策了 對釋教哲學與現價值值的認知。 論壇的主要特色是漢藏釋教深條理的交換互鑑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楊曾文傳授 、中國人民大學張文良教授、張建宇傳授、華東師範大學葉憲允傳授、無錫靈山書院張磊 等人的論文,側重切磋菩提心思想與漢傳釋教的關係。來自藏區的夏壩活佛、崗娃活佛、 瓊布活佛、扎西堅贊格西、仁增格西、雅培格西、康巴降央格西、巴登一西格西、彭措格 西、佐倉尊珠格西、降巴洛西格西、白瑪戰堆、青海民族大學更登傳授、達哇傳授、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釋教研究所江波研究員等人的論文,則重點討論了菩提心在藏傳釋教中的含 義與地位。學者、高僧從原始經典動身,對漢藏兩大釋教系統的菩提心思惟研究、比對, 深化了佛教間的互相認知。 論壇還分享了菩提心的現價值值與實踐體味翻譯泰國粹者周瑞孟、越南學者釋廣樂、青 海民族大學丹增切盼傳授、上饒師範學院郭文教授的論文,評論辯論了菩提心與持戒、修行的 關係,對於若何在現代社會闡揚菩提心的感化,弘揚菩提心確當代社會價值,提出了有價 值的見解翻譯 在本屆論壇揭幕式上還進行了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》出書發布會翻譯 宗喀巴巨匠著成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》已有500餘年,法尊法師譯成華文也近八十年, 目前漢地研習《廣論》蔚然成風,乃至構成了很多研究《廣論》文本的進修型整體。《廣 論》在西藏有200多家註釋,至19世紀初,構成了4種經典注疏,並被合為一編,分上下兩 函,分歧作者的注疏以分歧的顏色撰寫,落款《非常至尊大宗喀巴所著<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> 諸難要處善解之四家合注——大乘明燈》,這就是馳名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》。 200年來,這部著作一向沒有漢譯。2010年起,宗峰、緣宗兩位年青法師在社會各界的勸 請與鼎力撐持下,以兩年時間收視反聽完成了初譯。厥後,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梵學研究中 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對於譯稿進行了精心的校正,統一了科判、花樣,並納入夏壩‧降 央克珠、魏德東主編的《梵學譯叢》,分上下冊,合計1112頁,由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出 版,完成了學術界、梵學界的一大心願。 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》的翻譯出書,可謂1934年法尊法師譯出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 論》以後漢藏佛教交換的又一件盛事。對於鞭策釋教學術的深切成長,漢藏佛教間的交換 互鑑,和各民族之間的互信連合,都將起到積極感化。 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》簡介: 宗喀巴巨匠著成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》已有500餘年,法尊法師譯成華文也近八十年, 今朝漢地研習《廣論》蔚然成風,甚至構成了很多研究《廣論》文本的進修型集體。《廣 論》在西藏有200多家註釋,至19世紀初,形成了4種經典注疏,並被合為一編,分上下兩 函,分歧作者的注疏以分歧的色彩撰寫,落款《非常至尊大宗喀巴所著<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> 諸難要處善解之四家合注——大乘明燈》,這就是出名的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。 200年來,這部著作一直沒有漢譯翻譯2010年起,宗峰、緣宗兩位年青法師在社會各界的勸 請與鼎力支撐下,以兩年時候專心致志完成了初譯翻譯厥後,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梵學研究中 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對於譯稿進行了精心的校正,同一了科判、格式,並納入夏壩‧降 央克珠、魏德東主編的《梵學譯叢》,分上下冊,合計1112頁,由中國社會科學出書社出 版,完成了學術界、梵學界的一大心願翻譯 四家註釋不但原文的顏色分歧,詮釋也各有重點,互相增補,構成了對《菩提道次第 廣論》的周全注釋。 第一家註釋俗稱墨注,是最早的註釋,以黑色寫成,作者為跋梭天王‧曲吉堅參( 1537-1605),在本書中以“跋:”標識。跋注的重點是增補《廣論》正文之間省略的文 字,疏浚文意,有助於完全地輿解原文的思惟。如199頁寫道:“希樂(取得更長進的) 功德(的比丘)住林藪,(以其能生驕慢故)不該(如窺探般)察看他過失”,此中括號 中的話,就是跋梭天王所做的注。墨注屬於對正文的補充,需要聯貫起來浏覽。 第二家註釋俗稱黃注,最早以黃色寫成,作者是卡若堪欽‧阿旺饒丹(16-17世紀), 在本書中以“阿:”標識翻譯阿注的特點是為各個段落做出小結,並予以诠釋,以幫忙讀著 把握每小段的中間思惟,深化對段落的理解。例如第505頁寫道:“阿:如是,六度的 底子也唯是菩提心而已。”黃注多在段落之間自力成句,且篇幅較長,屬於論述性的诠釋 。 第三家註釋俗稱紅注,最早以紅色寫成,作者為嘉木樣協巴‧阿旺尊哲(1648-1721) ,在本書中以“嘉:”標識翻譯嘉注是對正文做科判與注釋,也就是對內容進行構造剖析, 比後來法尊法師的《廣論》科判還要具體,有助於讀者更精準地掌控原文的邏輯脈絡翻譯例 如第69頁:“三、如教修行。分二:1、總行。” 第四家沒有申明最早寫本的色彩,作者是札底格西‧仁欽頓珠(17世紀),在本書中 以“札:”標識。札著並非對全本《廣論》的註釋,而是專門毗缽舍那部分,在注釋方 式上是綜合性的。 《四家合注》有兩個起原,一是1802年的勝壽洲寺版,爾後又於1842年、1946年、 1972年、2005年重刻,合計5版。二是1807年的拉卜楞寺版翻譯此次翻譯,譯者比對了兩大 源流,將所有藏文譯出,力圖完整。 《四家合注》的兩位譯者均為青年僧才。翻譯上卷的宗峰法師,號法印。1971年生於 新疆拜城,1992年卒業於四川大學,1994年落發於浙江三門多寶講寺,在智敏上師座前剃 度翻譯1996年赴拉卜楞寺進修諸大經論,2000年赴青海同仁縣隆務寺進修翻譯下冊的譯者緣宗 法師,法名妙方,1972年生於山東單縣,1993年4月在五台山出家,1995年參學於多寶講 寺智敏上師,1996年以來參學於拉卜楞寺、隆務寺、色須寺等寺院翻譯兩位法師心無旁騖, 專心學術,為年青一代學者建立了模範。 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的出版獲得梵學界、學術界的極大存眷。馳名的前輩廣 論學者智敏上師為此撰文《溝通漢藏、好處群生——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翻譯及 出書的意義》,指出:“進修《廣論》的高潮已經鼓起,但惋惜之前《廣論》的藏文原版 註釋皆未譯出,《廣論》部門文詞難銷,法相細微,漢人學習《廣論》沒有匡助浏覽的資 料,進修上存在現實的困難。”“欣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梵學研究中間翻譯出書《菩提道 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,此舉對於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在漢地的進一步推行進修,好處漢地 的恢弘眾生而言,其意義亦非同平常,十分隨喜。”“此次出書的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 合注》的一大特點是譯者還對法尊法師漢譯《廣論》中所引的經論名目和引文,盡量查找 出其在《大正藏》中響應的漢譯經論名目和文字,然後將校核的了局添加在腳註中。宗大 師學識淵博,造論旁徵博引,援用許多經論,如今譯者查找出《廣論》中所引的經論名目 和引文在《大正藏》中響應的漢譯文字,利便了學人研讀《廣論》及深切《廣論》的義理 ,可以加深學人對《廣論》原文的理解,也有助於漢藏佛法的溝通。” 智敏上師強調:“在物慾橫流、精神空虛的本日世界,亟需要一種高貴的崇奉來均衡 人類的生活,而釋教的崇奉,卻又是推向聰明的一種動力。因為釋教是講理智的,所以絕 不參雜任何迷信成分翻譯就這方面而論,更為常識份子所迎接翻譯今朝由於時代成長和民眾需 求,釋教的傳承與宏揚顯得尤為火急翻譯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的翻譯及出版正逢其 時。” 中國釋教協會副會長學誠法師此前也發文,論述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出書四家合注》出 版的學術意義與現實意義。他說“藉由《四家合注》華頓翻譯社們可以發現,宗巨匠正視戒律的態 度是一以貫之的,幾近廣泛廣論的前前後後。” 中國人民大學漢藏研究中心的沈衛榮傳授、中心民族大學的班班多傑傳授、中國社會 科學院的嘉木揚‧凱朝副研究員都對本書的出書有高度的評價。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初讀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》 中國民族報2014年11月11日 學誠法師 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》(以下簡稱《廣論》)是宗喀巴巨匠最主要的梵學著作,《菩提 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(以下簡稱《四家合注》)則是對《廣論》最主要的注疏合集,歷 史上一向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勢巨子性。此次《四家合注》譯成漢文出書,對我們周全認識藏 傳佛教的基本教義以及道次第的理論與實踐內在大有裨益。《廣論》的思惟內容對於當今 中國佛教有側重要的實際意義,以下僅談兩點:   宗派融會 《廣論》自始至終充實表現了宗喀巴巨匠獨到的宗派融合思想,此中包羅4個方面: 巨細二乘的融合、顯密二教的融合、空有二宗的融合、教證二法的融會。而前三者,恰是 基於第四者——即教證二法的融會。因為不管顯密、大小、空有,一切佛法無非教法、證 法,素質上都是指導分歧根底眾生的成佛法門,沒有絕對的高低上下分別翻譯正如《四家合 注》所詮釋的:“佛所說的一切都唯是正對所化眾生(的根性)而指導令入佛地的方式翻譯 然則,由於所化機的根性有勝有劣,所指導的方式就應有圓滿與不圓滿、快與慢等的差異 翻譯因此就構成了引導入佛地的各類支分方式,和大乘二道的分歧。” 而教證二法實際上是一體的兩面,不可割裂,否則就會如《廣論》中所說:“今勤瑜 伽多寡聞,廣聞不善於修要”。在這個時辰,佛法已分為講說與修行二途:一方面講說 的佛法流於文字,不克不及變轉心裏,逐漸演變為學術知識的釋教;另外一方面修行的佛法離開 經教,流於歪路左道,逐漸演變為神鬼迷信的釋教。不管哪種情形,都是對佛教健康發 展的不利因素。 和尚戒律   宗巨匠所處的時期戒律廢弛,宗巨匠重振律幢以圖復興佛教,這也鮮明表現在《廣論 》當中。《廣論》中部門章節是專門針對出家僧人的問題而談的,例如中士道的“抉擇能 趣擺脫道性”翻譯而藉由《四家合注》我們可以發現,宗巨匠正視戒律的立場是一以貫之的 ,幾乎遍及《廣論》的前前後後。   落發和尚不成以離開戒律來修習道次第,戒律本身便是落發人修習道次序遞次的首要入手 處,如《廣論》所言:“如《道炬釋》,未修止觀,進修律儀學處以前,是為戒學。”同 時,戒律之次第等于菩提道之次序遞次,下士道有五戒,對應於企求後世之心;中士道有比丘 戒,對應於出離心;上士道有菩薩戒,對應於菩提心;乃至密乘還有三味耶戒。所以,戒 律與道次序遞次二者原本就是相輔相成、互攝互融的翻譯不管位於哪一個次第和階段,修行者都 應該把戒律作為行持的重要標準翻譯   《廣論》的思惟內在十分遼闊豐富,在有限的篇幅中難以盡述。相對而言,這裡所提 到的宗派融合、僧人戒律對於現今中國釋教界具有更為希奇的實際意義。相信《四家合注 》的翻譯,也將在這些方面對我國佛教事業的久長成長產生必然的積極影響。   《四家合注》的內容相當厚實,其中有對難詞難句的文意疏通;也有對藏傳釋教典故 和公案的講解;有對章節細部的詳實科判,接濟讀者準確地把握段落大意;也有結合實際 糊口的修行傳授,給讀者以深刻的佛法啟迪。此外,譯者還針對個別疑問的地方和全書所引 用的經論做了大量而細緻的註釋和考據工作,值得隨喜讚歎! (本文作者係中國釋教協會副會長)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注》翻譯及出版的意義 智敏上師   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》(以下簡稱《廣論》)是宗喀巴巨匠把全數佛法顯教部門有體係 有次第組織的一部代表作,是總攝一切佛語扼要,次第無缺,見行合一,趣向佛位的殊勝 之論。    宗喀巴巨匠貫通了佛說的各類法,熟悉到佛說的一切法都是不相違反的翻譯宗大師的“ 教”有個特殊點,即視一切聖言皆為傳授教誡,都是修行的指點,沒有空口說理論的翻譯   太虛大師亦曾為《廣論》做序,序中說道:“借觀西藏四五百年來之黃衣士風教,獨 能卓然安住,內充外弘,……為之勝緣者雖非一,而此論力闡上士道必經中下士道;俾趣 密之士,亦須取一切經律論所詮戒定慧遍為傳授,實為最首要緣由。”太虛巨匠評價《廣 論》是:“不沒自宗,不離餘法,而巧能安立一切言教,皆趣修證。故從天竺相、性各判 三時,以致華、日諸宗之判攝時教,皆遜此論獨具之優點。”   由此可見《廣論》的殊勝與價值地點翻譯研習《廣論》對於實現當下傳統文化的復興, 特殊是漢傳釋教的復興,更有著實際的促進作用翻譯    從理論上來說,宗喀巴巨匠的代表作《廣論》,是最契合今世科學的成長。因為科學 中講的前提,與原始佛教中講的緣起極為相似,而《廣論》中把緣起性空的教義闡揚得極 為詳實。今朝,國內外已掀起了一股學習《廣論》的熱潮。但可惜之前《廣論》的藏文原 版註釋皆未譯出,部門文詞難明,法相細微,漢人進修《廣論》沒有幫助閱讀的資料,學 習上存在現實的堅苦。欣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梵學研究中心翻譯出版《菩提道次第廣論四 家合注》,此舉對於《廣論》在漢地的進一步推行進修,好處漢地的恢弘眾生而言,其意 義亦非同尋常。    此次出版的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》的一大特點是譯者還對法尊法師漢譯《廣論 》中所引的經論名目和引文,盡可能查找出其在《大正藏》中響應的漢譯經論名目和文字, 然後將校核的結果添加在腳註中翻譯此舉方便了學人研讀《廣論》及深入《廣論》的義理, 可以加深學人對《廣論》原文的理解,也有助於漢藏佛法的溝通。    釋教是講理智的,不參雜任何迷信成份,就這方面而論,更為常識份子所歡迎。目前 由於時期成長和民眾需求,釋教的傳承與弘揚顯得尤為火急翻譯《菩提道次序遞次廣論四家合注 》的翻譯及出書正逢當時翻譯 (本文作者係浙江上虞多寶講寺住持)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Buddhism/M.1416472708.A.065.html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

arrow
arrow

    julianr7154l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